期刊简介   About
主管单位: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
主办单位: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
国内统一刊号:61-1499/C
国际标准刊号:2095-9923
杂志类型:社会科学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陕西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创刊时间:2015年

投稿邮箱:xlgyysj@126.com
投稿电话:
投稿QQ:1771277142
当前位置:主页 > 2024年目录

2024年第02期目录

发表时间:2021-10-31 浏览: 347 次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背景下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任务李欣庭 (1-3)
高校思政课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价值、困境与路径陈铭芳 (4-6)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研究林小倩 (7-9)
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理路朱宇玲 (10-12)
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蒲骊衡 (13-15)
思政论丛
文化润疆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探究耿媛 (16-18)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逻辑徐宇;罗钰 (19-2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田子越 (22-24)
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袁媛 (25-27)
习近平青年观及其对高校青年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尹豪杰 (28-30)
“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蕴藏的独特价值取向耿世媛 (31-33)
我国探索共同富裕的演进历程和基本经验吴茜茜 (34-36)
从人民群众的维度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刘龙英 (37-39)
人本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探析刘竹 (40-42)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共同富裕:内生逻辑、科学内涵与实践进路罗丽婷 (43-45)
经贸动态
高质量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的路径分析——以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为例沈莉莉 (46-49)
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其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邵天行;斯亿扬;金鑫磊 (50-52)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蚕桑丝绸文旅融合观察郑文婷 (53-55)
文化广角
“跨文化相互作用”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商人群体与青岛城市现代化(1897—1914)王雪源;张凯成 (56-60)
中国革命类纪念馆对外交往翻译研究——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俄语翻译实践为例李莹莹 (61-65)
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的立体化传播路径探索梁淑仪;崔建兵 (66-69)
“第二个结合”是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文化契机王宾;李娜 (70-72)
《北洋画报》中的体育文化探析罗镱 (73-75)
基于“双四化”传承与传播的中医药文化发展路径郭长青;杜保鑫 (76-78)
城市书房的建设研究——以邯郸市城市书房建设为例孙冬梅;韩德利 (79-81)
社会治理
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走好河南省高质量发展道路师宇豪 (82-85)
线上支付对中老年群体的影响——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屈小翔 (86-88)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困境和路径选择金淼 (89-91)
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内蒙古自治区法治建设的意义和路径刘攀峰 (92-94)
浙江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研究——以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例叶译丹 (95-97)
河南省郑州市社区养老服务的价值意蕴及其发展路径研究龚素佳 (98-100)
新时代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路径研究——以河北省沧州市青县为例霍钰坤 (101-103)
新时代内蒙古加强团结固边工作的实践经验与启示王莹莹 (104-106)
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公平的研究——以Z省为例刘锦雨 (107-109)
教育探索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劳动教育“3+1+X”教学模式研究谭小芳 (110-113)
“两个结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现路径何芳 (114-117)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路径研究雷琼宇 (118-120)
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及对策探讨江洋 (121-124)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实施路径探析王艺迪 (125-127)
“文旅研学”模式下高校课程思政策略研究王婷婷;陈志明;董丽娟;郝彦革;高宏梅;赵静 (128-130)
高校思政课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研究王钢;龙萍 (131-133)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体系自组织建构的策略研究姜令 (134-136)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在机理、现实桎梏及实践路径李雪梅 (137-139)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问题及路径探究梁刚 (140-142)
新时期研究生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一体化建设研究许露丹;任云高;陈鑫;方玲玲 (143-145)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路径张晓茜 (146-148)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研究林媛 (149-151)
新时代高校生态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丁雪梅 (152-154)
边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梁建利 (155-157)
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曹玉玮;曹娜;胡艳华 (158-160)
新时代大学生英雄情怀的培育路径研究李宇 (161-163)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姜琳;陈勃青 (164-166)
多元社会思潮视域下强化高校思政课价值引领作用的路径高继华 (167-169)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文化育人的内在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刘红菊 (170-172)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高志超 (173-175)
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作用与功能张萍;侯苏君 (176-178)
中华传统美德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张迎雪 (179-181)
党风党建
湘潭市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现状及优化路径胡平 (182-186)
高职教师党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路径研究姜颖祯;谢昕晔;蒋琴 (187-189)
国企党建与企业文化协同发展研究孟繁鹏 (190-192)
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黄欣;吴美惠 (193-195)
厚植法治文化 构筑廉政防线夏光荣;刘晶 (196-198)
铁路企业创建“四强”党支部的思考石焱 (199-201)
桂北红色文化与高校党建品牌建设融合的路径黄义丽 (202-205)
管理观察
增强央企政工实效性的路径张可欣 (206-208)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路径李艳;赵心亮;徐钊;蒋伊能;丁璨 (209-211)
基建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林美霞 (212-214)
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肖利枚 (215-217)
国有企业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方式探究刘𬎆 (218-220)
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毕然;李乐 (221-223)
数字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苑秀敏 (224-226)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及培育路径秦江苇 (227-229)
经验交流
高职应急安全类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现状及其与学习投入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以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罗丹;唐桂梅;李纲婧;苏利群 (230-233)
国际化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花佩 (234-237)
新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效机制的构建研究费凯学 (238-242)
“1+X”证书制度下的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华为ICT学院为例杨鑫柳 (243-246)
“党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助力青年成长成才的路径探析——以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为例戚钰钒 (247-249)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提升路径——以Z校为例郑立平 (250-252)
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增强——书院制团体辅导活动的运用支倩瑜 (253-255)
大学生文化自信与积极心理的关系研究王路明;张梦欣;张冬梅